厨房里头自己做饭,都是天天吃西餐,什么牛排,什么烤鸡,什么煎鱼,什么培根,什么派…回到家来,实在是无比想念中餐,尤其是,豆腐,米饭,青菜。
曾经在深圳工作过三年多,也是在那个时候爱上了《客家酿豆腐》,只要去吃客家菜,这道酿豆腐是必点的菜。
小猫今天这个版本的《客家酿豆腐》尽管味道十分接近,也很好吃,但应该也不是最地道的做法。我虽认识一个客家姑娘和一个客家小伙子(都是过去的同事),可惜他俩都不下厨,无法偷师……呃,其实话说回来,当年的我,也不下厨来着。
总而言之,做这个豆腐小猫是根据自己手边方便找到的材料,根据记忆中味道还原出来的,味道能够过我自己这关,在新西兰要吃到地道的客家酿豆腐实在不容易,只能靠自己了。而我也没有上网去找做法,因为网上那么那么多五花八门的做法也都不一定地道。
所以呢,这次算是抛砖引玉,如果来访的朋友里面有客家人,或者有知道最地道的客家酿豆腐的做法的朋友,请多多赐教哦!
豆腐 | (较为结实的品种) |
猪肉馅儿 | (有时间的话最好自己剁) |
虾皮 | (也可以换成咸鱼,鱼肉,虾米等,但至少几者要有一,要是不喜欢海味也就罢了) |
小白菜 | |
白胡椒粉 | 适量 |
盐 | 少许 |
糖 | 少许 |
姜末 | |
葱碎 | |
生粉 | |
高汤 | 或者水 |
生抽 | 少许 |
盐 | (可加可不加,根据口味调整) |
糖 | 少许,(代替鸡精起到提鲜的作用,分量以吃不出来甜味为准哦,或者也可以用鸡精) |
姜片 | |
葱花 | 大量 |
白胡椒粉 | (我个人喜欢多放些白胡椒粉) |
水淀粉 |
先把豆腐切成稍有厚度的方块儿,然后用小勺子在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小坑,小心不要给挖穿了
挖出来的豆腐碎,跟肉末,虾皮放在一起,并加入A
朝一个方向拌匀上浆成肉馅儿备用(我把豆腐碎放肉馅儿里是为了避免浪费哈,一来这里的豆腐比较贵,二来浪费粮食也不应该嘛)
在豆腐坑里抹少许生粉(稍微起到粘连的作用,不过效果感觉也不特别明显,如果觉得麻烦可以省去这步哈),然后舀适量肉馅儿酿入每个小坑里面,尽量塞得扎实点儿,这样也比较粘得牢固些
平底不粘锅里放油,油热后放入豆腐块儿煎制
把豆腐块儿各面都煎至金黄即可捞起备用
另将小白菜洗净沥水
烧一锅开水,把小白菜稍微烫一下(主要是因为我用的小白菜非常多,所以先烫了10来秒,如果青菜的分量较少的话应该直接炒一下就好,没这么麻烦)
锅里放油放姜片,炒香后放入白菜翻炒两下
加入豆腐,高汤,少许生抽,少许糖
煮滚后马上把小白菜捞起,放在容器底部
锅里的豆腐稍微煮一下,再加入白胡椒粉(我喜欢多加些),尝尝味道,如果有需要另加入适量盐,然后用水淀粉勾薄芡(习惯吃鸡精的朋友可以加少许鸡精)
连同豆腐和汤汁一起码在青菜上面,最后撒上一大把葱花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