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读书时就特别爱吃这个,一直念念不忘,尝试了好几次,网上所以教程都做了个遍都觉得没有当年那个好吃总结经验后改了改,终于做出了皮薄,料足,粉柔韧适中,用两个字来形容:好吃
秘方是:加入一定量的马铃薯淀粉。因为地瓜粉不容易吸水,包的时候容易裂。马铃薯淀粉的粘性比较好。配合后能做出更薄的皮也不容易破。
在汕头还有芋泥馅、去皮绿豆馅,紫薯馅,笋馅……这个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变动。
地瓜粉我买的是纯手工的,所以有好多一块块的(超市有卖磨细粉的)
用擀面杖郊将颗粒压细
再用筛过一下,就非常细腻了
这个是关键了,好不好吃,决定于粉:白碗是马铃薯淀粉,粉碗是地瓜粉,这个不用精细去计算多少克,只是随便配了些,大概就比例是3:7
把粉放一起,加入开水(切记,一定是开水),一边加一边起搅拌成块。
揉压光滑成团
因为地瓜粉不容易吸水,很容易干了。用不到的先用湿布盖着。
备的两份我爱吃的料 1:韭菜洗好切细,下点盐20分钟后挤压出水,再放点油搅拌。 2.玉米粒跟胡萝止跟肉碎放点盐搅拌好。
擀一张皮,包一个。
是不是做很薄也不容易裂呢,这个就是马铃薯淀粉的功劳了。
包好还没有蒸的时候也要用湿面盖着,因为做的皮薄,防止干了破裂
水大火烧开,蒸布刷一下油,再放上,我放得有点密了,出锅的时候都粘在一起,好在分开的时候皮都没有破。
大火蒸15分钟就可以了
怕上火的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煎一下油
配上辣椒酱,一次吃6-8个都没问题。
这薄薄有弹性的皮是不是很诱惑呢
因为尝试了实在太多次才总结出来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