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妈妈不吃奶制品以及黄油,所以用水和植物油代替了牛奶和黄油。用元贞糖代替白砂糖,既保留甜味也避免血糖升高。
选用汤种,提升面团柔软度,并且在汤种和主体面团搅拌成团后,可以把面团放入冰箱冷藏一小时,再拿出来揉两下,加入黄油。感觉比较容易出膜。
揉面时,边搓边摔打,“澎嘭嘭”的声音听上去,“声势浩大”,很有气势,也不失为一种减压方法。
学习了各家吐司的制作方法,在自己烤时,有时也难免担心会烤过头,让吐司变硬。所以设定了烤制时间的同时,在屋子里慢慢弥漫面包香气时,我就会开烤箱,把吐司模具推开一条缝,探探盒内“乾坤”。
第一次写吐司制作方法,不过是自家手作经历,自娱自乐。
汤种 | |
高筋面粉 | 20克 |
水 | 100克 |
主面团 | |
高筋面粉 | 150克 |
低筋面粉 | 100克 |
红糖 | 10克 |
元贞糖 | 3-4克 |
盐 | 1克 |
植物油 | 10克(可以视情况,若面团太粘、可在手上稍加点油) |
水 | 20克 |
配料 | |
核桃碎 | 适量,依个人口味 |
高筋面粉20克加入100克水中,放微波炉,高火转十五秒,拿出来稍做搅拌,再入微波炉再转十五秒,再拿出来搅拌…反复几次,直到成糊状。放在一边,待降至常温
除酵母以外,主体面团的所有材料和切碎的汤种面团一起搅拌,可以先不加主体面团中的水,依和成面团的湿粘而定,将合成的面团静置(也可以放冰箱冷藏一小时左右,再拿出来)加入酵母和少许的水,边摔打边揉搓。面团越来越有韧度,越来越柔滑不粘手,并且可出膜。
将面团静置发酵至两倍左右大小,撒点干粉,将面团排气分成五个小团~之前看大部分配方都是分成三个。让小面团休息10-15分钟。
休息好的小面团压扁,包入核桃碎。做完一个放一边,五个做完后,再分别压成椭圆饼状,从下往上或者从上往下卷起来,放入吐司模具。全部做好后,静置发酵涨大到吐司模的七八分满,烤箱设定170度35分钟。当房间弥漫开来面包香气,面包就差不多好啦。烤好就可以脱模啦
面包脱模后趁着温热,可以放入袋子,以免冷了以后面包表皮太硬。
主面团里的水可加也可不加,看面团的湿黏度而定。我一般是加一点水揉揉面团,面团吸收之后再加一点水,不会一次性加足所有水份,以免面团瘫软湿黏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