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每年开春,妈妈都会带着我去田里摘野棉菜,做棉菜粑。一直觉得这种小草很神奇,身上长着棉絮一样的东西,哈哈,一定是初春还很冷,裹着棉衣出来了~

先去田里摘野棉菜,野棉菜又叫鼠曲草,就长图上那个样子,很好认的,只摘嫩芽哦!老了咬不动。

洗洗干净,洗干净的棉菜捞起来,凉一边。

棉菜粑可以包馅儿,也可以不包馅儿,今天做的鸳鸯馅儿,为什么叫鸳鸯馅儿呢?小时候,包子只有两种,肉包和糖包,后来不知哪位大神把糖和肉都包在了一个包子里,取名鸳鸯包。我小时候很喜欢鸳鸯包,可惜现在没有人卖了,幸好妈妈会做,太有口福了。额~还是说回来吧!三线肉剁碎,下油锅翻炒,肉色翻白,加甜面酱,翻炒均匀,起锅装好等冷了,放冷冻,大概1小时,主要是等馅儿凝固。

300克水煮200克棉菜,水沸腾后,放入棉菜,煮大致10分钟,野棉菜有絮状物,不能像菠菜那样煮烂。煮棉菜的水留着和面。

捞出煮熟的棉菜,用刀剁碎,尽量剁碎点。

剁碎的棉菜放入盆里,加入400克糯米粉,加入280-300克煮棉菜的水,揉面团吧!

面团醒15分钟。

以前摘的辽叶晒干的,拿出来温水泡泡,两边洗干净,擦干。棉菜粑不包叶子也可以,包叶子就是防止粘黏。

按照自己准备做的粑粑大小把辽叶剪一下。

醒好的面团分为30克一个的剂子。正好可以做三十个。

拿出冻硬了的馅儿,和上白糖。

开始包吧!和包汤圆、包猪儿粑一样一样的。先按个小窝,舀上肉馅儿,用虎口收拢。

喏,一个就包好了。包好的棉菜粑一个40克左右。

蒸之前,在辽叶上刷上一层油防粘。

蒸锅里水沸腾后,入锅,大火蒸4分钟,揭开锅盖“闪气”,继续盖上锅盖再蒸5分钟,好了,棉菜粑粑,可以吃啦!(蒸法参照的下厨房——labrador的厨房,蒸猪儿粑的方法。)

咬得太丑,下次练习一下,看怎么能咬得美美哒~
野棉菜粑粑,可以包馅儿,可以不包馅。喜好随意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