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外婆还在的时候 每年清明时节都会亲自去买一些清明草,再买上好的糯米蒸熟后,自己加工成清明粑粑,全家老小一起上阵,择菜是女人们的活,打糯米粑粑则是男人们比较给力,小孩子在一旁凑凑热闹糊一脸的白面。现在外婆走了,传统还是留了下来。
过去日子苦的时候,清明粑粑是苦中作乐的味道;如今手机相向的现代生活,清明粑粑是全家欢聚一堂的气氛。
套用一句俗话,咱吃的不是清明粑粑,吃的是家的温暖,更是一种情怀!❤️❤️❤️
| 清明草 | 2斤 |
| 糯米 | 3斤 |
| 米面 | 适量 |
| 盐 | 少许 |

清明草一般作为野菜类出售,这次买了两斤,好大一袋子,比较嫩,没摘除多少,摘好后就泡泡水,洗一洗

糯米三斤,提前泡水,最好泡过夜,让米充分吸收水分,垫上纱布,隔水蒸熟。清明草也是同样的方式蒸熟即可。蒸好后到糯米晶莹剔透,甜甜的,清明草也是一大股清香。

蒸好的清明草和糯米一起放到容器里,用木槌不断地敲打,没有木槌也可以用擀面杖之类的,清明草不用提前切碎,敲打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和糯米混合到一起。这一次家里使用的是脸盆那么大的大盆,刚开始敲打的时候水水的,没有什么粘性,到后面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有粘性,变成糍粑的样子。

敲打差不多了,捏成一个个薄饼状(不能太薄),可能会有点粘手,家人还买了些米面(大米炒熟后打碎了的面)铺在饼的两面,就不粘了。大功告成!
关于清明粑粑的吃法,我们的习惯是锅里抹一点点油,两面煎黄,撒少许盐,香香脆脆的,一点都不腻。
关于清明粑粑的保存,吃不完要冷冻起来,结冰那种,想吃了拿一两个出来,解冻一下煎来吃,口感基本没差,可以保存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