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准备好所有材料后将艾草清洗并用开水焯烫一下
焯烫后的艾叶稍微挤去水份,(水不要倒掉)用刀大概的切碎
艾叶连同挤下的汁水取30克放进料理机一同打成浓汁
先将澄面中加入白糖,开水40克,搅拌均匀后,倒入准备好的糯米粉,
然后分次加入约100克左右的艾青汁,揉成一个绿色的面团。
在揉面团的过程中,不断加入剩余的艾青汁和开水,这样可以揉均匀,同时也不会让面团一下子太湿,揉成光滑的面团后,盖上湿布静置一会。
将绿色的团子分成大约50克左右的一个
板栗泥馅料控制在20-25克之间搓成一个小团备用
然后包入板栗馅放一小块两三克的熟猪油包起来,如果不会包的话,可以提前做好馅料放在冰箱冻硬后取出再包会很容易,猪油最好也先冻一下。
包成团后在澄粉上滚一下防粘
每一个做好的青团下面要放一张油纸不会粘的,移到蒸笼上开中火蒸制15分钟
蒸好后用刷子在表面上刷一层油
出锅啦,可以美美的品尝啦
稍冷却之后,撕掉油纸,包上一层保鲜膜。油纸一定要等稍等却了之后撕
成品欣赏
1、开水量只是参考差数,自己还要根据和面状态适当调整
2、包保鲜膜。油纸一定要等稍等却了之后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