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徽州传统名菜,是徽州菜的代表之一。“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制作过程有讲究,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木桶里,置于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冬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
历史典故:
相传当年某徽商坐船回家探亲,因为路途遥远、天气炎热,携带的桂鱼未保存好发臭了,妻子贤惠舍不得丢弃,用浓油赤酱处理了一下,没想到歪打正着,发臭的桂鱼经过烹制,味道竟然好极了。徽商借此推广,村里乡亲纷纷仿效,不经意间,臭桂鱼居然成了徽州招牌菜,成了徽菜经典,竟然有了"鱼不臭不食"的风俗。
红烧臭鳜鱼
主料:臭鳜鱼1条,约500克
配料:五花肉、(水发)香菇、冬笋(干)、(泡)红椒、葱姜蒜、香菜或香葱、蒜苗
调料:植物油、细砂(冰)糖、料酒、老抽、蚝油、味精、鸡粉、胡椒粉、清汤、水淀粉、花椒油
臭鳜鱼 | 1条,约500克 |
五花肉 | 适量 |
(水发)香菇 | 适量 |
冬笋(干) | 适量 |
泡(鲜)红椒 | 适量 |
葱姜蒜 | 适量 |
香菜或香葱 | 适量 |
蒜苗 | 适量 |
植物油 | 适量 |
细砂糖或冰糖 | 适量 |
料酒 | 适量 |
老抽 | 适量 |
蚝油 | 适量 |
味精、鸡粉 | 适量 |
胡椒粉 | 适量 |
清汤 | 适量 |
花椒油 | 适量 |
水淀粉 | 适量 |
选取新鲜臭鳜鱼,鱼身泛铜绿色,鱼眼通赤。流水冲洗干净,泡清水内4小时左右,中间多次换水,主要是泡除鱼肉盐分。
把处理好的臭鳜鱼打长斜倚字花刀,便于烹制过程入味。
提前处理好配料:北方鲜冬笋如果不便购买,可以用冬笋干代替。五花肉、鲜冬笋或笋干、鲜香菇或泡发香菇、葱姜蒜均切末,泡红椒或鲜红辣椒剁细。
锅内放植物油,油量略宽,烧至五六成热时,下入臭鳜鱼煎至两面金黄色。
锅内倒入少许底油,油温三四成热时,放入五花肉煸香。小火放入剁细的红椒,煸出红色,放入葱姜蒜末爆香,倒入笋末、香菇末略炒。
烹入料酒去腥、老抽上色、蚝油提鲜,加入平鱼量的清汤,调入适量胡椒粉、冰糖或细砂糖、味精、鸡粉,放入煎好的臭鳜鱼,大火烧沸5分钟,小火慢烧30分钟至汤汁浓稠。
调入适量水淀粉勾玻璃芡汁,淋入适量花椒油,洒蒜末或蒜苗,即可出锅盛盘。
盛适量原汤汁浇淋于鱼身,表面点缀香葱末或香菜小段即可享用。
菜品特点:口味咸鲜辣甜,色泽黄褐,是徽州菜的代表菜品。
营养价值: 鳜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欢迎喜欢美食的朋友们扫描下面的微信二维码添加关注微信公众号——杜锐美食,也欢迎向喜欢美食的朋友们推荐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