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黄酥属中式酥点的代表,像紫薯酥,彩虹酥,菊花酥,葵花酥等等,做法都跟它大差不差。
油皮主要用来分层的,那一层层的皮,就是用油皮来分隔的,不然擀再多层都会变成一坨。油酥主要就是起层,酥酥磨砂的口感全靠它了。馅料就看自己啦,喜欢都可以往里加,各式肉馅儿,麻薯,蛋黄,莲蓉,豆沙,紫薯,肉松等等。
| #油皮 | |
| 中筋面粉 | 150g |
| 白砂糖 | 30g |
| 牛奶/水 | 55g |
| 猪油 | 60g |
| # 油酥 | |
| 低筋面粉 | 120g |
| 猪油 | 60g |
| 抹茶粉 | 4g |
| #馅儿 | |
| 紫薯 | 400g |
| 白砂糖 | 30g |
| 淡奶油 | 10g |
| 玉米油 | 适量 |
| 黄油 | 20g |
| 奶粉 | 20g |

所有材料准备好。

油皮材料混合均匀。

揉成面团,盖保鲜膜放冰箱冷藏醒发30分钟。

油酥食材揉成面团,盖膜冷藏、因为低筋没有筋力,无需醒发。

紫薯切片上锅蒸,切片熟得快些。

蒸熟后,加入馅儿料食材(除去玉米油),放入料理机打成泥。

不粘锅加少许玉米油,放入紫薯泥小火翻炒。

炒去部分水分就可以了。

取出油皮,油酥,紫薯馅儿,均匀分成16份。

拿一个油皮,擀成圆形,大小够包住油酥就可以了。因为我不会虎口收口,就各种方式把收口收紧,收不紧后面擀的时候会破,影响成品颜值。

油皮包油酥完成。盖保鲜膜醒发30松弛30分钟。

接下来进行两次擀卷油酥皮。酥点那层酥酥软软的皮,全靠这两个步骤了。

第一次擀卷完成。盖上保鲜膜冷藏松弛半小时。夏天一定放冰箱哦,温度太高猪油会渗出的。

松弛的时间一定要够,取出室温放置一会儿,进行第二次擀卷。包紫薯馅儿。

第一个完成,收口要捏好哦!

照着这个步骤,包完剩下14个就好了。每包一个记得盖上保鲜膜别让它们干皮了。(数学不好,明明查了16个的,怎么做到最后成15个了)

烤箱预热180度,中层上下火烤30分钟左右就好咯。
1、这个配方是做16个的量,虽然味道不错但成品是有点失败的,因为油皮都破了,总结下原因:一是油皮没有揉出手套膜,二是油皮份量有点小包不住油酥,这里是20g的,建议一个油皮25g。
2、这里的酥点,用猪油最好,起酥效果好,黄油次之,毕竟黄油的奶香味很赞,植物油最差,有些店是用起酥油,但那个不太健康。
3、一定包紧不要漏,擀卷的动作尽量轻柔,防止油酥漏出。
4、因为夏天温度高,面团容易出油,在空调房操作会好些,盖膜冷藏醒发。
5、如果面团很沾手,一是没有揉到位,二是液体加多了,因为不同牌子的面粉吸水性不同,可以少量多次加入面粉。
6、擀卷的方式很多,有明酥(如彩虹酥)和暗酥(如蛋黄酥)之分,这里的手法更像之前肉夹馍中的白吉馍,只是能包住但并不美观,马上更新暗酥蛋黄酥的擀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