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豆花的故事,想多写一点,我家整个大家庭人口较多,我跟外公外婆感情很深。外公算是读书人,外婆是家庭妇女,做得一手好菜,点豆花,炸肉圆,红烧猪心,是我对她拿手菜的最深印象。很多年前,遇到家人过生日,外婆除了会送礼之外,还会点一锅豆花,和外公轮换着提去亲戚家里,风雨无阻。
八十年代末,我家为了能频繁吃豆花,同时也减轻外婆用石磨推豆子的负担,花重金购买了一个超级大的马达。
我所有关于豆花的记忆,都是满屋子的豆浆味和辣椒面被淋上热油的吱吱声。
这么多年,我吃过那么多的豆花,却再也没有一碗豆花能胜过外婆的手艺。
黄豆,朋友托人在蜀南竹海那边帮我买的农村黄豆。
挑出不好的黄豆,其他好黄豆清洗一次,然后加水泡发。我一般是前一天晚上泡水,第二天早上打黄豆。另外提醒一下,黄豆一定要多放水,泡发的黄豆一定要很膨胀。
黄豆打成浆,用纱布口袋装好,进行过滤。
挤压纱布口袋,把豆浆从纱布口袋里面挤出来,挤得差不多干了可适当添加水再挤压。
挤出来的豆浆放进锅里烧开,这里需要注意一下,豆浆烧开的过程,人不能离开,要用勺不停搅拌,不然豆浆容易糊锅。
烧开之后的豆浆就可以做豆花了,我没用用固体胆巴,我用的是胆巴水,淘宝买的,自贡产的。只需要一瓶盖,然后兑半碗水,用汤勺舀起,平行于豆浆表面,顺时针打转式的勾进豆浆里面。
所有稀释的胆巴水用完以后,静待豆浆凝结成豆花。
目测豆浆表面都凝结好之后,用筲箕进行轻微按压,这是为了让豆花口感更绵实。我家没有竹筲箕,我用漏勺压的。
我喜欢吃嫩豆花,所以没有压得太紧实。豆花水可以多喝,据说清热明目。
再来个近景。
豆花安逸。绵实又不碎,刚刚好。
准备做豆花佐料,小葱,大蒜老姜,海椒面,花椒面,鸡精,盐。
四种佐料,要拌匀。
蒜泥老姜剁碎,小葱切小。
拌在一起。
菜油烧热,浇在上面。
豆花佐料很重要的哈。
来一坨豆花。
安逸。
好吧,我承认,我做的豆花比起外婆的手艺,她甩我十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