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饼做了已经不下五次了,
其实每次发酵条件都不同,
甚至在酵母多加了一倍,
烫面加到了一半的情况下
发酵时,面团温度摸起来有35℃左右,
做出来的饼都是一个样的,
海绵般弹性,软软的~
西安街头的饼可以称得上种类繁多,层出不穷~
经常在城中村里闲逛,
村子里做小吃小生意的,推着个四轮车或者开个三轮车,往路边一停,
便开始各显神通~
常常感兴趣他们的制作过程,
所以便蹲点观察一番,
好多人家手艺都很好,
并且一般都是男的做饼,女的只管卖,
甚至发现,生煎包,肉夹馍,千层饼,发面大饼,酱香饼,都不用机器,而是手工揉制的,
一次揉的面团大到五斤面粉左右,
可能是手工为了揉起来不费劲的原因,
面胚都会很稀很软,面团在锅里却变得很听话,做好的饼,多孔、柔软并且QQ弹,美味~
更有甚者,有几家的肉夹馍能吃出来碱味,老面发酵兑的碱,外皮很薄,饼内很软,发自内心的享受~
今天这一款户县软饼,是我昨天的最新发现,
内部孔洞很大,俩面都有少量油,所以,应该是俩面同时受热,锅里涂油煎的。
麦香味很浓,应该是老面酵头发的,凉了也很软,很有嚼劲,却又松软得像棉花~
所以,又是一款高水量的面团,
于是,我先用酵母粉尝试一下,很不错~
用到以下几个手法达到户县软饼的状态,
1、用烫种增加面团Q弹的口感,
2、水量加到了80%,增加柔软度~
本人揉不动面,面包机揉的。(面团很稀很稀,不要用厨师机,勾不起来面团。)
3、用的一次发酵,并且发酵完成后,不能不能不能排气,直接分割,摊平,上锅煎饼,所以形成大的孔洞~
4、俩种煎饼方式:
少量油,饼是柔软的口感,
很多油,内部更蓬松,更Q弹~
有电饼铛的,推荐用,这种饼薄,双面一起加热,受热更均匀。
商用用的烙饼机,一般都是双面的嘛~
这个是买的户县软饼。直径在25cm左右。
我做的小小的,看看有多软,这是放凉了的状态,可以卷起来!
再看多孔的内部,犹似夏巴塔。
制作烫种,先称面粉, 直接用面包机桶装的。
倒入80g开水。筷子搅拌均匀。
搅拌好的烫种,放置半小时,凉透。
继续称主面团原料。
面包机揉面10分钟。
揉好的面团,很稀粘~
发好的面团,2.5倍大左右。 室温很低,我用电热毯加被子捂起来的。
26℃到30℃之间,发酵1小时,2倍大到3倍大。 不能发到顶部塌陷,那就叫发过头了,面是酸的,技术高的,可以兑食用碱(碳酸钠)加以挽救~ 如何兑碱,请移步我的老面馒头菜谱~ 图为发好的面团。
发好的面团,很稀的哦,但是很劲道~
桌上要撒干粉,再倒出面团。 注意,不能排气,要保留内部气泡。
切割, 切成大饼,就150g左右一个, 切成小饼,则50g左右一个。
直接用手,两面要抹很多干粉, 用手铺平。 注意,不要用擀面杖,会破坏内部的气泡。
锅里倒少量油,中火。
煎饼务必用中火。 有一次,观察一饼铺子发现,他的烙饼机的温度的确是172℃,恍然大悟,烙饼的火候这么关键!
由于饼很大,还很软,拿到锅里就变形的。 解决办法如下,表面撒干粉,再三折,放到锅里,迅速再翻开。
放锅里就鼓起来了,要迅速翻开,不然会粘在一起。
煎饼,烙饼,都是需要勤翻面的,很重要! 不然,会糊呀!
再制作小饼,手掌大小的饼胚。
称了一下,50g左右。
把饼胚用手摊平,不要用擀面杖,不要破坏内部的气泡, 饼胚5毫米厚吧。
手摊平的饼胚。
煎小饼,尝试放了很多油,
饼胚入锅,
底部焦黄了,要翻面。
好了,
内部多孔。香甜,Q弹!
凉了也很软,可以早餐蒸一下,做卷饼吃!
添加另一种整形方式,更规则一些。 我有做发糕的圈圈,直径10cm,高2.5cm。 压一下,一个饼就好了。
推荐哦。
做成馅饼也好吃~
1、这一款饼饼,揉面务必要用大水量。
如果使用的中筋粉,蛋白质含量低于10%,那么吸水性不强,那就需要减少液体量,降低为70%的水量吧,也就是主面团的温水水只加到150g左右。
2、揉面要揉均匀,揉出筋,至少也要达到扩展阶段吧。
3、发酵温度务必务必在30℃以下,30℃以上,乳酸菌等产酸细菌很容易生长,面是酸的。
4、发酵发到2倍大到3倍大,一般26℃到30℃之间,一个小时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