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猪头来做"八珍糕"的形,是为了赢得家娃的喜欢,这糕中多少有些草药味。
记得那时女儿才一二岁,我知道了这个据称是天下养生第一糕的糕点,从淘宝了一些想给孩子当零嘴,因为药食同源,又是强健脾胃的第一食补方,但买来的多半是为了便于保存而烘烤过,口感硬,何不自已做呢?
喜欢中医后,才知道这八珍糕的来历。 据说最早是明代的一位御医为当朝的小皇子治好了难疾,八珍糕才开始在宫庭中广为喜欢。医案有记载明朝的小皇子肠胃薄弱,消化不良,面黄肌瘦,于是御医陈实功就让皇子食八珍糕开了孩子的胃口。这一糕方的配比还被详细的记录在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中,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易吐易泻,把该药方加工成糕条,每日清晨服数铁丝,百日后渐觉体健。所以至明朝到清朝,八珍糕一直是王公贵族常食的糕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文尾转载乾隆和慈禧的八珍医案。此糕除了在皇宫,自然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在浙江有些地方会把八珍称为“肥儿糕”字意就是如果想要孩子肥,增强脾胃,就吃点八珍糕吧!
所谓‘八珍’就是它的食材中有八味,都为素食。分别是茯苓,党参(人参) ,生白术、白扁豆、莲子肉、薏米、怀山药、芡实。一个食疗方能起到好的效果,主要是其配伍合理,药性温,平。所以相对人体来说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是最好的。宇宙间不管食之道还是其它,不偏不离,温中为正道,可长久,也可持久。
把除了豆类以外党参,茯苓,白术,山药一起打磨,一分钟/速度10,
打好盛入干净的碗中
把剩入的薏米,芡实,连子,白扁豆倒入锅中一起打粉,时间:3分/速度10 中间可以中断敲打一下锅壁,让上面的大颗粒下去。打好倒入之前的四味中。
同时倒入两种米,时间:3分/速度10 。最后1分钟时,中断倒入之前打好的八味和糖粉混和,也可以把糖粉溶化在水中。
把锅壁的粉集中到锅底,准备150克水。小美正常麿粉已经很细了,不需要任何过筛。
起动小美,时间50秒/速度3,期间均匀倒入水。
混好粉后,开启小美的揉面模式。时间2分钟.
倒出粉团集中一下,醒发20分钟。准备好模具。
把粉团平均称出50克。
揉好直接压入磨具。
每个团都差不多数量
看,敲打一下就出来一个小猪头。用娃的话说“萌萌哒”。
也可以做成其它的花式。比如中间包几颗葡萄干。
借着猪年将近,做个猪头,印出一串吉祥如意,给来年讨个好彩头。
好了直接上架子蒸。35分钟。
蒸好后就可以吃了,虽然还有些淡淡的中药味,但糕体细腻柔软。如果做的多,放冰箱吃前再蒸,可做为早餐享用。特别是想调理脾虚胃消化不强的,孩子四肢瘦小的,长期咳嗽的大人小孩老人都可以食。这里省去皇宫的“八珍”医案,因为打不下了,有兴趣听的可以单独发链接给你听。
编语:养生重养常,常在衣食住行中,更在每日的厨房里,五味相配是生活滋味,调和五味便是平衡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