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很多厨友对老面馒头总是颇有感情。
土生土长在胶东的我,小时候是吃着母亲做的三发馒头长大的,不过,以前做三发馒头,用的是自制的玉米面引子。
现在有酵母了,胶东人们已习惯做二发馒头,很少做三发的馒头,为了记录古法的三发馒头,特写菜谱~

酵母3克

加200克温水化开

加入鸡蛋一枚,牛奶1盒(200ml),加入糖30克,猪油15克

加入面粉200克搅成糊状

盖上保鲜膜,放温暖处发酵

发酵至有许多小泡泡

加入600克面粉

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

盖上保鲜膜发酵(可以把面团抹上猪油,也可以不抹)

面团发酵至两倍大

面板撒上干面粉,揉面排气,建议先分成两大块,一大块一大块得揉,揉至面团基本揉好后,把两块揉到一起,称重分剂子,我按160克,分了8个剂子。

剂子放在面盆中,盖上盖子,以防表皮干裂

一个一个揉成馒头胚,整形

发酵至两倍大

蒸炉蒸熟~

正月十五蒸“灯”,1000克面粉,牛奶400克,酵母10克,鸡蛋4个,猪油或者花生油10克,水(50—100克),根据面团软硬调整,属相用湿面团268克,其他每个150克,

每个268克~

出锅~
1.方子为胶东古法做馒头的方法,三发做馒头,不过,以前用的是自己做的玉米面引子,现在没有自己做引子的了,用酵母做三发馒头,记录古法做馒头的方法。
2.面粉的吸水性不同,用水量也不同,切记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
3.牛奶和水的用量大约一共400克,可以不用牛奶,直接用温水400克。
4.不加牛奶的话,可以加奶粉50克,增加奶香味。
5.注重健康的朋友以及控糖控油的朋友,糖和猪油可以不加,加上糖和猪油主要是增加口感,糖有促进发酵的作用。
6.揉面时可以加点食用碱,我不喜欢这些添加剂,没加食用碱,面团闻起来没有酸味可以不加食用碱。
7.方子的用料,可以做出湿面团150克左右8个馒头,大家自己根据情况备料。
8.花卷的做法:面团擀成长方形薄饼,刷上食用油(面软的话适当多刷点油),撒上一层面粉,撒上切好的葱花,撒上盐(高撒会更均匀,每500克最多撒上8克盐)。叠卷成4—5厘米的长方条(不是圆滚的),切成2指宽的块,两个面块摞在一起,抻拉卷成花卷,发酵至1.5倍大,开水上锅蒸15分钟,蒸好后,先开锅再关火,以免水滴滴在馒头上。